過去貴州甕安地區(qū)的民宅,多是木房或磚瓦房,所以燒制磚瓦的土窯特別多,有的一個村寨就有一個磚瓦窯,但奇怪的是,磚瓦匠大多不是本村寨的。
磚瓦匠的流動性很大,在一個村寨也僅是干個三五年,待滿足了村民們蓋房的磚瓦需求之后,便又去其他的地方建窯。他們居無定所,住的是“千柱落腳”的草棚。何謂“千柱落腳”?就是用兩棵木柱豎起一根橫梁,再用數十棵木料相對捧角搭建而成框架,再用編織好的茅扇,像蓋草房一樣依序覆蓋。這種草棚便于搭建和拆除,也不會漏雨水。所以有民諺說:“紡織娘,穿的破衣裳;泥瓦匠,住的千柱房”。意思是織布的穿破衣裳,做磚瓦的住的茅草房,辛辛苦苦勞動卻得不到相應的享受。
做磚瓦總共有五道工序。一是選土踩泥。泥色好,踩得稠(踩泥多用畜力)磚瓦的質量就好。二是制胚。將踩好的泥,用鐵絲彎弓割成團,堆放在泥坑中,用草簾覆蓋,以防風干雨淋。臺板上放有盆裝炭灰,每撻一塊磚,都要在木制的磚模上撒炭灰,把泥搭成團用力砸進磚模,割去多余的泥,即可取模。三是晾干。將磚塊擱放在高出地面的土埂上,每塊之間稍有距離地挨著一塊地晾干。稍干后,可碼成排,覆蓋草扇,防止雨水淋濕。晾干時間大概要兩三個月。四是裝窯。將晾干了的磚胚和瓦胚一層層裝進窯內。五是燒窯。燒窯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裝窯和燒窯都得磚瓦師傅親自指揮。要在窯頂上滲水和打“散火”,這項工作決定著磚瓦的色澤和質量。
做瓦和做磚大同小異。區(qū)別在于磚是用磚模擠壓成型的,瓦是用圓形的瓦桶制成的。一般瓦匠都有多個瓦桶,待前面做的瓦胚稍干后,即可取出瓦桶繼續(xù)周而復始地做下去。后將瓦胚一拍破成四塊瓦片,即可上碼晾干。除此之外,其余工序與制磚相同。
如今農村很少燒制磚瓦了,因為建房大多用上了水泥磚,屋頂也變成了水泥平頂。
資料來源:甕安縣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