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寧畬族入遷史
景寧鶴溪鎮(zhèn)敕木山和惠明寺村各保存一本《唐元皇南泉山遷居建造惠明寺報稅開墾》,其實不是報稅開墾,而是惠明寺建造及修繕的歷代個人捐獻情況抄錄簿,最后一筆捐獻是“道光五年乙酉歲修整前東西橫軒”六名香客獻租田賬,末頁落款“南泉山惠明堂本寺僧端鶴師抄存實奉”。兩本簿開頭一段都寫到:“唐朝元皇三年庚子歲(763年)僧昌森住江西廣信府鉛山縣,永泰二年丙午歲(766)來到福建福州府羅源縣十八都蘇坑境高南坑壩居住,遇著雷太祖名進裕公。與僧昌森子名清華二人雷太祖父子男女五人一同來到浙江道處州府青田縣鶴溪村大赤寺(現(xiàn)為景寧畬族自治縣澄照鄉(xiāng)內(nèi)),僧太祖父子二人居住大赤寺,雷祖居葉山頭,后來到南泉山居住,雷太祖砍伐山林開墾田園?!钡诙伍_始是各年代建修惠明寺捐獻情況記錄。從第一段內(nèi)容斷定畬民最早入遷景寧為766年,一家一戶經(jīng)過羅源,最后定居景寧。
后來又有畬民陸續(xù)入遷景寧,正如鶴溪鎮(zhèn)墓洋湖保存的一本《雷氏宗譜》所寫到的:“畬民從廣東遷往閩東浙南非一支系亦非一世?!睋?jù)《浙江省少數(shù)民族志》記載,全省入遷92支,唐代1支、宋代1支、明代46支、清代30支,14支無入遷時間記錄;其中有6支從江西入遷,其余都從福建入遷。入遷景寧畬族三姓按宗譜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修的包鳳《雷氏宗譜》記載,萬歷三十四年(1606)雷進明從羅源十八都蘇坑境高南坑遷來景寧包鳳。后來子孫分遷本縣有15個地方,分遷本省其他縣有41個地方。民國八年(1919)修的四格《藍氏宗譜》記載,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藍敬泉從羅源黃莊下遷云和小窟,后遷景寧金丘大磨庵,第六代孫藍隆貴于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遷四格,后外遷100余支系。同治五年(1866)修的泰順三魁鎮(zhèn)西岙村《鐘氏族譜》和宣統(tǒng)元年(1909)修的景寧鶴溪鎮(zhèn)包鳳行政村山外自然村《鐘氏宗譜》都記載,萬歷三十七年(1609)鐘隆熙從羅源大坪遷到山外開基,下三代都是長子留家,其他外遷,曾孫鐘有英留山外,其兩個弟弟去西岙落戶,后分遷出27個支系。故畬民普遍認為:雷姓景寧開基祖地為鶴溪包鳳村,鐘姓開基祖地為鶴溪山外村,藍姓開基祖地為澄照金坵村。因而也有人說:景寧是浙江畬族的發(fā)祥地,浙江的鳳凰山。
二、畬族風情
1.畬族山歌:山歌是畬族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斗爭中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 , 是畬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畬民喜愛山歌 , 以歌代言 , 溝通感情 ; 以歌論事 , 揚善懲惡 ; 以歌傳知 , 比睿斗智。不僅婚嫁喜慶和逢年過節(jié)唱 , 且在生產(chǎn)勞動、招待客人、閑暇休息、談情說愛時唱 , 甚至在喪葬悲哀時 , 也以歌代哭 , 傾吐衷腸。在舊社會 , 畬族人民在與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中 , 常以山歌作武器 , 表達對壓迫者的憎恨和對美好的追求。新中國成立后, 以歌頌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革命山歌和贊歌 , 反映出畬民新的思想風貌 , 與傳統(tǒng)山歌質(zhì)的區(qū)別。
2.畬族婚嫁:婚禮的特色較多。迎親隊伍到村時,嫁方村上女性拿杉木枝欄路,表示晚上要對歌;到中堂時,嫁方請四位男子與迎親隊伍中四人相對作揖,此儀式叫“拾田螺”,表示歡迎;中餐由嫁方請迎親隊伍,媒人就坐中堂席首位,叫“落腳酒”;晚餐由娶方請嫁方親戚朋友,舅公就坐首席,叫請“大酒”;午后,赤郎舉行“借鍋”儀式,赤郎端點紅燭放有一刀肉和兩塊豆腐的米篩向灶神作揖后,用謎語念借所有的炊具,姑嫂們把能藏的炊具都藏起來,念不到就不拿出來,要全部重借,“借鍋”意為娶方借嫁方炊具宴請客人。借好之后,赤郎要殺娶方家挑來的一只公雞用以嫁方“請祖公”,殺雞時,規(guī)定血不許滴到地上,滴一滴地上罰一碗酒;宴席中途嫁方女歌手會起歌頭找赤郎對歌。畬族婚禮的又一個特點是,新娘夜行嫁,卯時進夫家門。行嫁時有牛在前頭踏路,意為新娘一切都要新的,牛踏過的路為新路。以往嫁妝有鋤頭、斗笠、棕衣、線簍、火籠等,體現(xiàn)了畬族婦女熱愛勞動。
3.畬族節(jié)慶:畬家很重視傳統(tǒng)節(jié)日,重視祖先崇拜。畬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農(nóng)歷三月三、四月的分龍節(jié)、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等。另外,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畬族的祭祖日。祭祖時要以兩杯酒、一杯茶、三葷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時節(jié)的餜。在節(jié)日期間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個節(jié)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傳統(tǒng)習慣。但不論過什么節(jié)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過生日除殺雞、宰鴨外,也要做糍粑?!叭氯笔钱屪鍌鹘y(tǒng)節(jié)日,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舉行,其主要活動是去野外“踏青”,吃烏米飯,以緬懷祖先,亦稱“烏飯節(jié)”。相傳在唐代,畬族首領(lǐng)雷萬興和藍奉高,領(lǐng)導著畬族人民反抗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山上。將士們靠吃一種叫“嗚飯”的野果等充饑度過年關(guān),第二年三月三日沖出包圍,取得勝利。為紀念他們,人們把三月三日作為節(jié)日,吃“烏米飯”表示紀念。節(jié)日期間,附近幾十里同宗詞的畬族云集歌場,自晨至暮,對歌盤歌,內(nèi)容為歌頌盤瓠,懷念始祖。整個畬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烏米飯”。深夜,進行祭祖活動。
三、畬族工藝
1.畬族彩帶:畬家女善織麻布、生絲布、扎腰、大帶等,工具是木機。多用麻布制衣、做豆腐袋、布袋和蚊帳。扎腰、大帶長丈余,寬尺許,有花紋圖案,兩端經(jīng)線結(jié)瓔珞用于男子扎腰,畬語叫“扎包”,也用于背小孩,叫“水巾”。織彩帶是傳統(tǒng)手工, 是畬族農(nóng)村婦女必學的手藝,小姑娘五、六歲時就跟媽媽學織帶,工具只要三條竹片牽好經(jīng)線提好綜,一頭掛在門環(huán)、柱子或籬笆、樹校上,另一頭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也能織。還有一種用絲編織的彩帶,俗稱“雙面帶”,寬約12-15厘米,帶芯用34雙套色編織成正反兩面一樣的圖案,工序嚴密,工藝精細,令人喜嘆服。
2.畬族服飾:鳳冠、花邊衫、花鞋為畬族婦女舊時服飾的特色。鳳冠:頭飾,漢族稱“笄”,相傳為高辛帝所賜。這種具有紀念始祖意義的原始裝飾,一般在結(jié)婚時始戴,后凡節(jié)日或作客時戴,現(xiàn)在戴“鳳冠”的人已很少見,一些畬族村莊只在接待來訪賓客或重大節(jié)日時才戴?;ㄟ吷溃寒屨Z稱“蘭觀衫”,舊時,男子平時著青色大襟長衫,開襟處鑲有月白色或紅色花邊,下擺開叉處繡有云頭。女上衣是大襟衫,長過膝,領(lǐng)、袖、襟均鑲花邊?,F(xiàn)常見的為直襟短花邊衫、領(lǐng)、袖、襟均鑲花邊,口袋繡有花朵,布色過去只有青、藍二種,大多是自織的麻布、棉布或蠶絲布?;ㄐ核{布里,青布面,四周繡花紋,前頭釘鼻梁,扎紅纓,女鞋花紋多且細,只在結(jié)婚、喜慶、走親戚時穿用。
資料來源:景寧畬族自治縣人民政府